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河北师范大学积极探索青年党员教师培训新模式
2015-06-09 09:30:00
河北省教育厅
作者:

           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奠定扎实师资基础

  高校肩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如何让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传播者,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前不久,河北师范大学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指导下,创新培养模式,以举办青年党员教师学习班为载体,通过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等知识,使青年教师自觉成长为一支政治素养高、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的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为促进大学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师资基础。目前,该校已经圆满完成2期学习班,取得良好效果。今年计划举办4期,培训400人。

  一、选准着力点,切实加强阵地建设

  为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作出统一部署,要求各高校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好《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意见》精神上来,将《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办学理校实践中,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确保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计划在全省高校选树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

  河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具有百年历史文化积淀,一直秉承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优良传统。该校深刻认识到,学校宣传思想阵地,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思想舆论阵地,主流思想不壮大,领导权、话语权就无从谈起。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校师生团结奋斗、实现一流大学梦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管理方方面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针对学校实际,选准工作着力点,统筹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青年学生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对的主流群体,教师是其最直接的施教者。三尺讲台,天地虽小,责任重大。青年教师与大学生年龄相近,更容易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健康成长成才,就必须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率先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才能为青年学生树立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榜样和标杆,教育学生警惕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自觉抵制负能量的传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为此,该校党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今年3月,该校举办了首期青年党员教师学习班,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培训,切实增强青年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其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该校还不断创新学习班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手段,力争把学习班建设成为探索“四有”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国试点班、全省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班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对该校此项工作非常重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韩俊兰予以极大关注,先后几次对学习班的安排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学校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党员教师培训的重要战略意义;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党组要求,强化本期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政治规矩”、“育人责任”和“职业道德”等培训重点, 努力提高高校青年党员教师自身修养。同时,要以培训示范班的学习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三个自信”、促进“四个认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创新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为确保培训效果,该校党委高度重视,对本期学习班的主要任务、规模、人员构成、管理方式及要求等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作具体规定。学校党委书记李建强亲自拟定课程题目,确定学习主题,选派授课教师,对学习内容作了周密安排。培训人员主要以45岁以下青年党员教师为主。为确保收获,不走过场,明确学习班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固定的学习时间,固定的教学计划”,严格要求,严格考勤。经过精心准备,首期培训班100名学员中涵盖了不同学术层次,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37名,讲师41名,助教5人;博士80名,硕士19名,学士1名。

  对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因人制宜,讲究方式方法。如何创设更好氛围,让青年党员教师在短暂的学习班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最终成长为有尊严、有自信、有底气、有本事的人才群体,是该校党委举办培训班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学校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从理论教学、集体交流研讨,到现场教学、艺术情境感染等等,尽可能做到内容设置丰富,形式多样,收效明显。

  在理论教学环节,学习班设置了9场专题报告。教育部社科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在开班仪式上作了《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几个问题》报告,他在报告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大格局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学习班还立足本校师资,请党员校领导为学员授课,请在学科领域有成就、授课受欢迎的教授讲座,比如,校级领导们所作的《提高政治觉悟 坚定“三个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报告;教授们所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战略部署意义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报告,将枯燥的理论和专业名词蕴含在严密而形象的演讲中,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发了学员们对当今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学与科研等领域问题的深入思考,增强了青年党员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习班组织全体学员观看了学校师生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西柏坡》,并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向“五大书记”铜像敬献了花篮,重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历史纪录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以雄辩的事实、大量的数据,饱满的感情,为不同学科的青年党员教师们进行了西柏坡精神现场教学分析。全体学员对什么是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坚定了对党的领导、党的执政的信心,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肩负的重任。在交流研讨环节,全体学员以分组交流、会议交流和网络交流等方式展开热烈讨论,并将切身感受化作个人从教承诺和面向全校教师的倡议。首期学习班的《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倡议书,在全校教师中产生强烈反响。学习班还通过认真讨论创新了班名,将校训“怀天下,求真知”中的“求真”定为学习班班名,5个学习小组分别命名为“求知”、“求是”、“求实”、“求新”、“求索”,以激励大家珍惜机遇,扎实学习,增强本领,为实现共同梦想作出新贡献。

  三、交流学习收获,切实坚定建设“四有”教师的自信

  通过首期学习班,青年党员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对政治理论的强烈渴望,对党组织的热切归属,对自身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增强了学校对广大青年教师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信心,也为该校进一步重新认识青年教师群体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青年党员教师对党的坚定信念和对党员身份的自我认同。通过学习,青年党员教师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教育学院的一名教师说,此次培训是一次唤醒,唤醒的不只是共产党员的身份自觉,还有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很庆幸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这样的身份能够赋予短暂的人生更丰富的内涵,而这丰富的内涵只能通过心怀信仰的行动去书写和诠释。

  二是进一步坚定了青年党员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行动自觉。一名博士教师说,通过培训,进一步确定信仰是教学的动力之源,也是教学的魅力之源。以信仰为魂,才能享受教学的自信和幸福。一名入职不久的青年党员教师表示,以后争取做一名坚定政治方向、既专又博、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道德信仰高尚的优秀大学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进一步坚定了继续办好青年党员教师学习班的信心。首期学习班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首先是学习班进一步密切了学校党委与青年党员教师的沟通交流和培养。通过学习班,学校党委深深感受到青年党员教师有着高度的政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是党和国家在高校可以信赖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可靠力量。这批学员大多是单位骨干,在政治上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群众基础好,工作上踏实敬业。学习班上,学员们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端正,提交的总结作业感情真挚,无不充满着对党的情感,对家国的情怀。第二,学习班搭建起跨学科青年党员教师交流的平台。通过在学习班深入交流沟通,教师们碰撞出了许多创新合作的火花,为他们合理利用校院资源,加强学院与专业之间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学习交流,学员们互相建立了微信群、QQ群,设立了公共邮箱。同时,还为“后学习班时代”做了规划,即班长不卸任、组长不离职,在今后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交流,不断涌出新成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